PCBA的可制造性设计的重要性
PCBA的可制造性设计不仅关乎产品的制造可行性,更是实现低成本、高质量生产目标的关键。这种设计的实现,依赖于设计阶段的深思熟虑以及与制造过程的紧密协调。认识到设计与制造的”一体化”对于做好PCBA可制造性设计至关重要。
可制造性设计的核心要素
在SMT领域,可制造性设计通常涉及光学定位符号、传送边、组装方式、间距和焊盘等设计要素。然而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要素有效地”协调与统一”。缺乏这种认识,即使单个设计要素符合标准,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制造效果。
PCBA可制造性设计的步骤
- 根据BOM确定组装方式:首先,根据硬件设计的材料明细表(BOM)中的元器件数量和封装类型,确定PCBA的组装方式,这包括元器件在PCBA正反面的布局,它直接影响工艺路径设计。
- 焊接工艺方法指导元器件布局:不同的焊接工艺对元器件布局有特定要求。例如,波峰焊接要求片式元件的长边与传送方向垂直,且元件间距大于相邻元件高度。
- 封装与焊盘、钢网开窗的匹配性:封装的工艺特性决定了所需的焊膏量及其分布。封装、焊盘与钢网开窗相互关联,焊盘与引脚结构影响焊点形态和熔融焊料的吸收能力,而钢网开窗与厚度设计则决定了焊膏的印刷量。
可制造性设计与制造良率
可制造性设计为高质量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固有工艺能力(Cpk),这与质量管理中”设计决定质量”的理念相呼应。
一体化设计理念
在进行可制造性设计时,必须牢记这些内在联系的观点,以”一体化”的思想全面考虑设计要素,确保设计不仅满足制造要求,而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生产目标。